济南市市中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2025年1月10日,表决通过了《济南市市中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2025年济南市市中区民生实事项目的决议》,确定2025年市中区民生实事项目如下:
1.精准落实依申请医疗救助惠民政策,对重点救助对象、低收入救助对象、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进行医疗救助,织牢群众就医兜底网;为加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非贫困非重度残疾人每人提供100元补贴,提升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。
2.以“小切口”推动城市精细化治理,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,改造提升舜世路、胜利大街等背街小巷28条;开展马路摊点治理提升行动,在城乡结合部、大型社区等区域合理设置临时便民疏导点;加强停车秩序管理,有效整治停车乱象,让居民生活更加舒适、交通更加便捷。
3.聚焦“文化市中”“艺术市中”建设,免费开放图书馆、文化馆,建成开放济南开埠博物馆,打造济南首家沉浸式演艺剧场新空间,新建泉城书房、泉城文化驿站3家,为市民提供多元化公共文化艺术空间;开展“潮燃大商埠”“大观有好戏”“传统曲艺赶大集”等文化惠民演出100场次,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。
4.推出点餐式、外卖式医养服务,全年为老年人群体开展服务16万人次以上,中医上门服务不少于3万人次,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样化、个性化的需求。
5.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,全力推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,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.99万人,实现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4500人以上;大力推广“就在社区”特色社区微业模式,打造10个以上示范微业社区,实现群众家门口就业。
6.实施老年人、青少年眼病防治工程,为市中区符合要求的居民免费提供白内障、翼状胬肉手术,实现愿做尽做;为城镇灵活就业和无业适龄妇女提供“两癌”免费检查,覆盖率达90%以上;为新生儿提供免费先天性心脏病筛查1次,筛查率达95%以上,全力提升群众健康水平。
7.大力实施老旧小区改造,对杆石桥、六里山、七里山等14个片区、130万平方米、526栋住宅楼改造提升,惠及群众1.9万户,全面改善居民居住环境、消除安全隐患、提高生活质量。
8.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,新建、续建中小学、幼儿园7所,新增学位6000个,加快推动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。
9.加快推动托育服务体系建设,2025年新建社区嵌入式托育机构不少于5家,备案幼儿园托班不少于5家,打造“泉心托育、惠享市中”托育品牌。
10.开展“一十百”行动,高标准办好市中区第十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,按需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十余场,系统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百余项,切实推进体育事业惠民发展。
11.持续拓展生态公共空间,新建公园2处、绿道6公里,共建花园5处,打造城市创意景观10处;完成人工造林1000亩、森林质量提升4000亩,为市民打造有活力、有温度的绿色生活空间。
12.持续打造泉韵乡居和美乡村示范区,提升石崮、宅科等11个村庄重点区域基础设施、配套服务水平,植入近郊休闲、乡村度假等产业业态,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“都市山水阳台”。
13.建成新能源充换电站10座、充电桩1500个,建设公共停车设施项目2个、新增泊位400个,有效缓解居民充电难、停车难问题。
14.大力实施省级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升行动项目,打造智慧化养老院2处、示范型“暖阳‘食’光”长者食堂10处、示范型农村幸福院8处,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1-2个,持续优化老年人宜居环境。
15.加快实施“无废城市”建设,打造“无废社区”“无废工厂”等“无废细胞”工程10个,为辖区居民提供绿色环保的宜居生活环境。
16.持续提升居民生活质量,新增“一刻钟便民生活圈”3处,全面提高居民生活便利性和舒适度;坚持应改尽改、愿改尽改,完成供电“一户一表”改造1万户以上,保障群众用电安全和缴费便捷。
17.深入推动“市中合育人”校家社协同育人品牌建设,举办高品质“教育·家”大讲堂不少于12场、“泉益家”家庭教育志愿服务不少于50次,不断优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立体环境。
18.组织开展基层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活动100场;为符合条件的群众和当事人免费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不少于1800件;打造“坐下聊聊好市中”调解品牌,实现应调尽调,切实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。
19.实施卫生健康“十百千”工程,开展群众“健康面对面”活动10场、“健康课堂”活动100场、“五进”“五送”活动1000场,为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,让品质生活更贴心。
20.开展重点区域安全提升行动,高度关注冬季燃煤(炭)取暖安全,为城中村、城乡结合部、出租屋、民工宿舍等推广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,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
现予公告。
济南市市中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
第四次会议主席团
2025年1月10日